Electric cloud配电室改造管理云服务平台介绍 政策背景 《****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》(中发 [ 2015 ] 9号 ) 《关于印发的通知》(发改运行 [ 2010 ] 2643号) 《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》 《2016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》(工信部节函 [ 2016 ] 89号) 《关于开展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的通知》(工信部节函 [ 2016 ] 350 号) 《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》 《关于推进“互联网+”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发改能源 [ 2016 ] 392 号) ...... 行业现状 传统电力运维问题重重 目前人工巡检、纸质记录的传统服务模式,使得运行维护成本高、维护水平低下、人员管理困难,且无传感器预警,故障响应不及时,从而无法应对重大突发故障。另由于没有能效分析管理,能耗成本居高不下! 运行“烦”:电力用户须面对自身变电站的投资建设、变电站运行、设备修试、系统运维等种种问题。 花费“高”:为**用电安全,除了初期投资,还需维系日常运行人员成本和设备检修费用等。 能效“惑”:能源消费日益增长,目前的能耗是否合理?该如何发现节能空间? 故障“晕”:无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故障时往往出现厂商无法及时响应、备品备件不齐的尴尬。 运行模式 线上云平台+线下运维服务 基于“物联网+大数据+云计算+移动互联”的前提下,通过对客户的配电房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,加装传感设备,将数据收集后上传云端,同时,建设一套用户电能实时监测的软件平台。平台远程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监测、计算、分析、告警等多项功能,实现远程管理第三方托管专业线下服务,从而**客户的用电环境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经济。 电云维“Electric cloud配电室改造管理云服务平台”在大数据时代下,依托“互联网+”的理念,采用“线上云平台+线下运维服务”的一站式服务模式,通过在配电房部署各类监测终端、智能仪表、测温装置、测控模块、视频监控等设备,应用智能数据处理器将采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,通过云平台对用户的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测,迅速发现故障事件。并采用云计算数据实现大 数据存储和分析,为用户提供用电安全、需求侧管理、能效分析、运维管理等服务,实现电气设备管理的全生命周期。 用电用户、设备厂商、运维公司可以通过“电云维”,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、设备维护远程化、设备状态可视化、设备故障实时化,提供故障预警,并及时通知抢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,缩短事故周期,降低抢修成本,维护用户用电设备资产安全,提升设备使用效率。 平台架构 管理层:控制中心与手机进行实时监测,快速发现问题,迅速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处理。 通讯层:**智能数据处理器,兼容丰富的通讯协议,支持各类智能监控终端的数据上传。 设备层:通过各类智能终端监测装置,实时监测各类电参数及环境参数。 平台功能 平台概况:变电站内装机容量、运行容量、电压等级、变压器数量、测控装置。 电力监测:变电站电力运行实时监控 ( 电压/流 , 有功/无功等 )。 电能质量:三相不平衡、谐波、暂态事件分析。 用电分析:事件告警分析、历史负荷分析、负载率、日志查询、运行报表。 事件记录:遥信记录、遥测记录、遥脉记录等。 视频监控:在线监控、定时巡航、动态报警。 实时告警:电脑平台推送、手机APP推送、短信报警。 人脸识别:手机APP与电脑端人脸识别登录,远程遥控。 维保记录:拍照报修、维保结果、存档记录。 报装分析:提供专业报装模式,节省电费。 实时数据:24小时不间断监测、随时掌握电力信息。 电量分析:电量分级统计、实时抄表显示。 语言交互:手机APP、PC端与变电室人员远程现场视频互动,可视频存储/回放,人工智能语音功能。 运行环境:动环数据(温湿度、烟感、水浸等)监视。 运维管理:运维工单、巡检、维保。 设备档案:设备类型、名称、履历。